醫生 朋友

朋友就是醫生 大家來聊天
現在的時間是 2024年 5月 19日, 21:07

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+ 8 小時





發表新文章 回覆主題  [ 1 篇文章 ] 
發表人 內容
文章發表於 : 2018年 11月 17日, 15:49 
離線

註冊時間: 2008年 8月 16日, 14:27
手頭現金:
2,176.95

文章: 341
謝豐舟教授給學生的一封信:

給醫學生的信 他的名字不叫LMD

謝豐舟

在台大醫院大概每個醫生都知道LMD這個字,它代表local medical doctor,也就
是“開業醫”。儘管很多病患都是“開業醫”轉診而來,但在病歷上,在大小醫生的口
中,“開業醫”就是他們的代號。很少,甚至從未有人會說這是吳某某醫生、鄭某某醫
生轉診來的。其實以LMD統稱轉診的診所醫生,有些類似白色巨塔內財前教授,那種唯我
獨尊的心態,與醫學界袞袞諸公,口口聲聲「走入基層」,是完全背道道而馳的。最近
,科內討論的一個案例,更讓我對“LMD”這個字深有所感。

某日,一位診所的醫生打電話到產房。他說有一位孕婦在他的診所發生痙攣,可能
是子癇(eclampsia),他馬上要將她轉到台大醫院。接電話的住院醫師告訴總醫師,於
是,一堆人衝到急診處,擺好陣仗,如臨大敵,準備一顯身手。

不久,在警笛聲中,救護車送來這位孕婦。她的意識還算清醒,手上打著點滴。隨
車的護士說,在車上這位孕婦又發生兩次全身痙攣。大家七手八腳,把這位孕婦送上急
診處診室的推車,有人量血壓,有人裝上胎兒監視器。當胎兒監視器開始記錄七分鐘之
後,病人又開始全身痙攣。於是,又一陣忙亂。有人注意airway,有人趕快IV push
Ativan。幾十秒後,痙攣停止。此時有人注意到,原本診所打的點滴中所加的MgSO4劑量
不足。本來500c.c內要加10支MgSO4,但只加了2支,於是趕緊補足劑量,加快點滴速度
。不過,一轉眼孕婦又發生一次全身痙攣,弄得雞飛狗跳。幸好,隨著MgSO4輸入量的快
速增加,孕婦的情況逐漸穩定,不再痙攣。五個小時後,緊急剖腹生產,生下一個2300
公克的男嬰,母子均安。

報告完病史之後,我請教住院醫生,這位開業醫是什麼名字,如何稱呼?住院醫生
當場傻眼,因為在他的認知中,只要說LMD就夠了。我再問他,這位孕婦抵達急診時到
底已經打了多少劑量的MgSO4?他又是一陣茫然,轉問當日在場的大大小小,也無人知
道。後來我問他們:當孕婦到達時,點滴瓶裡還剩多少c.c.?有人回答說,當時點滴瓶
中還有400c.c.以上的輸液。於是,我們可以合理推斷:診所醫生在500c.c.點滴加了2
支MgSO4,而且給的量大概不超過100c.c.。明顯地,孕婦接受的MgSO4劑量很低,當然
會有後續在救護車上兩次,以及抵達急診處之後兩次的痙攣。

30年前,我當住院醫生時,子癇的病例不少,不像現在一年不到一個,當然實戰經
驗相當豐富。當年,我們處理子癇病例的最高原則是:病人到台大醫院之後,不能再讓
她發生痙攣,如果在我們眼前再發生痙攣,就是處理不夠好,住院醫生可能會「電」得
很慘。因為,每一次痙攣都會增加孕婦中風,呼吸道阻塞或胎兒缺氧的機率。今天,這
個病例在我們急診處又發生兩次痙攣,顯然我們做得不夠好。

假若產房的總醫師,在接到診所醫生的電話時,能夠問清楚MgSO4的使用情況,我們
在急診處病人抵達時,馬上直接IV push二支MgSO4,也許,病人不會在我們眼前痙攣。
也許,在電話中總醫師可以告訴診所醫生,子癇病人發生痙攣之後,要防止再次痙
攣的最好方法就是IV push MgSO4。至少也可以請這位醫生在點滴內加足劑量,並加快
點滴速度,同時告訴他在救護車上應該注意的事項,例如:要注意病人有無呼吸抑制。
然而,這一切都在“某LMD打電話來”的一句話中,大而化之。我當時請教大家,今天
這樣的討論場合,是不是應該邀請這位診所醫生來參與。如此,很多當日的情況不就
一清二楚,大家可以學得更多,而這位診所醫生也可以知道這位病患後續的處置,並
且學習到往後如何處理類似的情況。

然而,在“倫理牆”大放光芒的台大醫院裡,診所醫生往往只是個姓名不詳的LMD
,惶論邀請他來參與討論。其實,台大醫院對診所醫生的輕忽早已根深蒂固,其來有自
。例如台大醫院種種進修訓練完全排除診所醫生。

最近由於乳癌的盛行,使乳房醫學日益重要。當前台灣乳癌問題最好的對策,只有
透過第一線醫生的普遍篩檢來早期發現一途。如果能把第一期乳癌的比例,從現在的30
%提升到60-70%,就可以挽救不少生命和家庭。然而,目前第一線的醫生幾乎都沒有乳
房醫學的訓練,只由屈指可數的幾十位乳房外科醫生,來處理每年五百萬婦女同胞的
乳房醫療需求。因此,我們不難看見乳房被癌細胞侵犯得像個爛橘子的中年婦女。解
決之道,只有趕快訓練第一線的外科、婦產科、家庭科醫生能夠進行乳房檢查。於是
,從今年六月開始,我拼湊出一個為期三個月的進修課程,讓第一線醫生,從頭把乳
房醫學做個有系統的學習。在影像、病理、放射治療、化學治療、基因診斷各方面,
具有完整的基本認識。目前已經有七位學員在訓練中。

任何人都知道,最能接觸一般婦女的就是診所的醫生。只要他們在為婦女進行年
度子宮頸抹片檢查時,同時做乳房檢查,不就可以很快地擴大乳癌篩檢的層面嗎?問
題是,台大醫院的這類研修課程只限地區醫院以上的醫生,經醫院推薦才能參與。一
般診所的醫生根本沒有資格,完全不得其門而入。這項規定已行之有年。早在10年前
,我訓練周產期醫生的時候就是如此。診所醫生,那怕你本來是教授,也不能參加研
修課程。很多開業的婦產科醫生熱切地希望參加這個研修課程,紛紛打電話給我,然
而我卻礙莫難助。我也曾向教學部反映此事,所得的答案現在跟10年前一樣,「沒有
前例,礙難照辦」。在費盡唇舌對牛彈琴之後,我的結論是“台大醫院看不起診所醫
生”。

我自小生長在一個婦產科診所的環境。懂事之後,就看到孕產婦的種種苦難。也
看到身為開業醫的父親,以一己之力,浴血奮戰,不眠不休地挽救無數在鬼門關邊緣
徘徊的產婦及胎兒。他的貢獻絕對不下於一位教授。所以。我自己雖然身處醫學金字
塔頂尖,但總忘不了“診所醫生”的貢獻,也與開業醫生多所聯繫。記得多年前,台
大醫院第一次推選「轉診楷模」時,我與許金川教授一起登榜。然而,儘管走入基層
之聲不絕於耳,甚至連新的住院醫生三個月的PGY-1訓練中,有一個月還得去社區醫療
。不過,當年輕人看到台大醫院對診所醫生的輕視態度之後,要讓他們相信基層醫療
的重要恐怕是緣木求魚。

我希望,很快地在台大醫院裡,每位轉診病患來的診所醫生都是有名、有姓。台
大的醫生可以透過電話,跟診所醫生詢問病患先前的病情及處置。討論會時,也可以
請診所醫生參與,教學相長。我想這樣就是對醫學生及住院醫生最好的“身教”,效
果遠比那光芒萬丈,亮得刺眼的“倫理牆”好上千百倍。

台大醫院,難道永遠改變不了多少年來,對診所醫生的輕忽嗎?要是如此,就請
不要再口口聲聲要大家“走入基層”了。


回頂端
 個人資料  
 
顯示文章 :  排序  
發表新文章 回覆主題  [ 1 篇文章 ] 

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+ 8 小時


誰在線上

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: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


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
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
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
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
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

搜尋:
前往 :  
cron
Powered by phpBB® Forum Software © phpBB Group
Powered Hosting by © 2012 酷康科技有限公司 KuKan Technology Co., Ltd.
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