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生 朋友

朋友就是醫生 大家來聊天
現在的時間是 2024年 4月 18日, 09:27

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+ 8 小時





發表新文章 回覆主題  [ 3 篇文章 ] 
發表人 內容
文章發表於 : 2010年 9月 16日, 10:30 
離線

註冊時間: 2008年 7月 3日, 06:00
手頭現金:
2,580.50

文章: 609
隨著皮膚科和整形外科的興起,醫學院選擇兒科的學生數量大幅減少,因為不單是住院醫生的工作比其他科繁重,取得執照後的開業收入,也因為健保有給付上限,收入跟著減少。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楊俊仁表示,目前有很多的給付項目對小兒科來說,根本無法反映成本。
醫師平均照護人數大幅攀升 誘因不足造成惡性循環

根據兒福聯盟在2008年所做的調查,台灣每位兒科專科醫生平均照護1861名病童,比其他專科醫生平均照護1368人多出了36%,也比美國多了4倍;比德國多了6倍。醫改會表示,若兒科醫生人數繼續下降,隨之而來的,便是兒童的就醫品質將會受到影響。

其實,每年的健保總支出用在19歲以下的兒童人口,只佔全部健保醫療支出的12%,兒科醫學會呼籲政府應該正視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。

受少子化、健保給付方式等影響,醫院兒科普遍虧錢。醫師表示,中南部不少醫院設立兒科1週沒開幾診,兒科醫師人才流失,將影響孩童就醫權益,建議醫院評鑑應明文納入兒科評鑑。

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李秉穎今天在「重視兒少就醫,守護寶貝健康」記者會表示,孩童有很多特殊疾病,必須靠兒科醫師專業判斷,但受少子化、健保給付方式等影響,兒科普遍虧錢。


李秉穎指出,目前健保給付論量計酬,但孩童和大人不同,孩童無法清楚表達,且一個孩童發生急性病症,必須從頭到尾檢查清楚,否則怕有潛在疾病,不像成人高血壓慢性處方箋,一開就是3個月,藥費也是收入之一。


他說,中南部很多醫院的兒科沒有好好經營,1週可能只看診個3、4次,孩童生病要到哪找醫生?甚至有不少兒科醫師跑到耳鼻喉科當醫師,未來人才恐會嚴重流失。


李秉穎建議,行政院衛生署進行醫院評鑑時,應將兒科明文規定列入評鑑,並提高給付,才能確保各醫院用心經營兒科,確保孩童就醫權益。


據497名兒科醫師選出臨床上較難判斷的兒少棘手疾病,包括川崎病、心肌炎、腸病毒重症等。李秉穎說,很多兒科疾病初期很有可能被誤診,一定要找兒科專科醫師診斷。

另外,他說,青少年身心處於不停變化的發育階段,且發病症狀、治療方式與成人有很大差異,呼籲18歲以下都應該看兒科。

監委:醫學四大科變冷門 人才失衡

最近幾年,國內醫學界有個現象,就是整形科和皮膚科成為醫學系高材生的最愛,但是醫學主流的四大科,包括外科、內科、婦產科以及小兒科反而變成冷門科,有監察委員相當關心這個醫學人才失衡的現象,昨天特地跟衛生署長--楊志良溝通一天,商量要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。

國內最近幾年流行整形,也因而使得整形外科和皮膚科醫生人數大增,但內科、外科、婦科以及小兒科現在卻面臨醫生逐年減少危機,監察委員公開呼籲,如果四大科主流生態無法導正,任何人都承擔不起.

根據監察院公布的最新資料,這四大科因為工作時間長、醫療糾紛多,加上健保給付分配問題,讓這四科淪為冷門科,核發證數人次都是負成長,尤其是內科和小兒科情況最嚴重。

以每年證書核發人次來看,內科醫生證書從民國92年的351人,到了97年驟降為277人,小兒科醫生證書也從92年的209人,到了97年減少到123人。由於四大科的病患人數占80%之多,而且是重大疾病的主要科別,醫學系學生的偏好趨向,讓監委擔心醫事人才培育會失衡,


回頂端
 個人資料  
 
文章發表於 : 2010年 9月 16日, 10:32 
離線

註冊時間: 2008年 7月 3日, 06:00
手頭現金:
2,580.50

文章: 609
四大「科」皆空

◎林應然

 二○○三年初始,就看到一則國際醫療新聞,法國婦產科醫師大罷工,理由是醫院工作忙碌,醫療糾紛多,加上醫療保險費大幅上漲,而政府給付的薪水依然不變。新聞上還說,希望二○○三年一月生產的產婦要自求多福。第二則是國內醫療新聞,有關台北市立婦幼醫院醫療糾紛案,有一婦科病患因接受子宮摘除手術時,疑因麻醉插管不慎成為植物人,台北地院認定醫師及院方有嚴重過失,應連帶賠償二一一一萬元,創下醫療植物人案判賠金額新高。這使我想起台灣醫療處境必將日趨嚴峻。

 台灣目前掌管生死之門的內 、外、婦、兒四大科,面臨許多困境,不但醫療糾紛導致賠償的案件增多,並且由於養成專科醫師訓練時程異常辛苦,不但要超時工作熬夜值急診病房班,又有重症住院及加護病房病人要照顧,但醫師診察費收入卻與一般小科一樣,導致醫學系畢業生少有意願要選擇四大科為未來志願。

如果你知道曾經有一位台大小兒科住院醫師已經完成三年資歷,卻毅然決然改任皮膚科第一年住院醫師的例子,你是否認為這個人頭腦壞了,竟然無端捨棄辛苦三年的小兒科歷練,還是認為這位醫師的頭腦太清楚了,知道醫療行為的未來脈動,選擇醫療診察費每個病 人都一樣,但卻很少要面對生死,很少有值班,不會有讓你牽腸掛肚的住院病人科系,讓你晚上可以安枕入眠,不會早夭,得享天年。

 現實一些,問問現今醫學系畢業生心中最想選擇的科系是什麼?

答案是皮膚科、眼科、耳鼻喉科、復健科、放射科等不須太勞累值班,很少面對生死糾葛的科系,即使不幸面對醫療糾紛,也不是動輒百千萬的生死巨額賠償。

 當年醫學畢業生心中熱門的四 大科,包括內、外、婦、兒科,招生時門前車水馬龍的盛況,已經不再,住院醫師有來就收,不論智愚賢不肖,沒有選擇餘地;住院醫師有求必應,要高薪有高薪,要生活品質有生活品質。但引領企盼望春風的結果卻往往是,被月娘笑憨大呆,被住院醫師騙不知,因為應徵四大科住院醫師者常常虛應一番,過門不入,即使入門也是走旋轉門,沒多久就轉往其他科了。因此台灣的許多醫療體系除醫學中心尚差強人意外,四大科幾皆空無住院醫師,足以稱為「四大皆空」。這些問題實在值得社會多方探討。

畢竟四大科垮了後,台灣的居民生死健康未 來將由誰來負責呢?

 生命無價,人命關天,醫療行為下的受害者固然可悲可憐,應該獲得補償,但醫療行為本身也常常無法保證完美,醫師不是神,神也不當醫師,但醫師在盡力救人之餘,卻常常被要求做保證性的醫療工作,有過失要受刑法判決,無過失要被民事求償,且一求償就是千百萬,長此以往,又有哪些傻醫學畢業生敢入生死四大科之門,敢救有死亡之虞的病患,台灣的醫療困境恐怕將越來越嚴重,那一天說不定有人會步法國婦產科醫師的後塵了。

(作者林應然╱前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,前台北市立忠孝醫院小兒科主任 )

簡單的算術

⊙蔡輝煌

 五年前,何女士因就醫成為植物人,令人鼻酸,婦幼醫院及麻醉醫師判賠二千一百一十一萬元,包含病患勞動力損失八百五十多萬元及退休金短少二百多萬元。

 問題是,患者四十八歲至六十五歲須工作,才有所得,而且須繳交所得稅,現在則完全由過失一方負擔。

 假如一位麻醉師十年救人無數,不幸碰上一次失敗,賠二千一百一十一萬元,每年準備二百一十一萬元,外加百分之四十所得稅。年薪三百四十萬元,十年辛苦的結果是零收入,這樣對麻醉醫師是否公平?(作者蔡輝煌╱醫師)


回頂端
 個人資料  
 
文章發表於 : 2010年 9月 16日, 11:50 
離線
系統管理員

註冊時間: 2008年 7月 2日, 19:28
手頭現金:
499.10

文章: 230
監委黃煌雄、劉興善今天提出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「四大科」專科醫師人數及地區醫院家數逐年遞減數據,擔憂「四大科」可能「四大皆空」,呼籲政府正視健保資源配置問題。


根據監委提供資料,行政院衛生署民國90年起全面實施專科醫師訓練容額管制計畫,訂定各科專科醫師訓練容額,以調控各科專科醫師的人數。其中外科每年250人、內科400人、婦科70人、小兒科200人。


不過,90年至97年外科平均醫師證書核發人次161人,比衛生署核定的每年250人訓練容額數少89人;內科少98人、婦科少19人、小兒科少46人。


黃煌雄表示,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是台灣醫學發展主流,現在卻面臨這四大科專科醫師逐年減少危機,若四大科主流生態無法導正,任何人都承擔不起。


他說,教育部官員接受約詢時認為,會造成醫師逐年減少,除生活品質、醫療糾紛等問題外,最主要還是健保給付制度與標準問題所致。


從84年度至98年度全民健保特約醫事服務機構家數來看,根據監委提供資料,醫學中心從84年度的13家成長至去年的23家,區域醫院也從48家增為78家,但地區醫院卻逐年遞減,從84年度的568家減為385家。990910


回頂端
 個人資料  
 
顯示文章 :  排序  
發表新文章 回覆主題  [ 3 篇文章 ] 

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+ 8 小時


誰在線上

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: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


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
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
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
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
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

搜尋:
前往 :  
cron
Powered by phpBB® Forum Software © phpBB Group
Powered Hosting by © 2012 酷康科技有限公司 KuKan Technology Co., Ltd.
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