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 10月 2日, 21:11
別把急性中耳炎當感冒 要對症下藥
【中時健康 黃曼瑩/台北報導】2010.09.27
根據流行病學推估,台灣年紀在1歲半前的幼童,平均都曾感染急性中耳炎次數1至2次;而約1成的台灣學齡前兒童也都曾感染過急性中耳炎,但是有半數父母粗心未帶孩子就醫,還有的人誤把急性中耳炎當感冒來治療,結果沒有對症下藥,導致常常反覆感染發作。
台大醫院耳鼻喉科助理教授許巍鐘醫師指出,急性中耳炎的主要感染原因是肺炎鏈球菌,這也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細菌病因,因為兒童的耳咽管較成人為水平及短,鼻水容易倒流進去,使致病細菌與病毒容易經由耳咽管直達中耳,引發後續感染,導致急性中耳炎。特別本身就是過敏兒的孩童更是急性中耳炎的頭號病人,高達有一半以上的鼻竇炎、過敏性鼻炎病童都易感染。
不過,在臨床治療上,急性中耳炎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小兒疾病,確診不易,原因就出在於,急性中耳炎的明顯表現症狀包括發燒、疼痛、鼻塞、流鼻水等,都與感冒如出一轍,耳朵的症狀除悶脹跟疼痛感外,反倒不甚明顯。尤其,還在牙牙學語的兒童常常無法清楚表達不適,許巍鐘強調,門診中有一些父母都把急性中耳炎當感冒來治療,沒有對症下藥,常常反覆感染發作,孩子的整個耳朵如同長期泡在水裡,到最後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中耳炎,導致鼓膜穿孔、聽力受損,嚴重者甚至會引發其他重大併發症。
如果中耳內的積液往上流入顱內感染,就會引發腦膜炎,嚴重可能小命不保;發炎若擴散至內耳及乳突腔,不僅有聽力受損之虞,也易引發乳突腔發炎,整個耳後骨腫脹,嚴重還會進一步導致顏面神經麻痺。
許巍鐘說,肺炎鏈球菌引發的急性中耳炎其實不難治療,很容易痊癒,但一般家長常犯的錯誤不僅僅是延誤就醫而已,更嚴重的問題是,許多家長過於擔心,常常東家診所看個二、三天沒啥起色,就又跑到西家醫院去拿藥,重覆就醫、重覆用抗生素,結果反倒造成多重抗藥性,等到轉送到大醫院來時,往往只剩下強效抗生素可用,治療棘手。
對抗急性中耳炎,家長一定得有耐心!許巍鐘呼籲,治療中耳炎並不一定都需要用藥,必需視病童本身的症狀及狀況調整,大部分的人,症狀都能在一個月內自然緩解;家長千萬不要一看醫師沒有用藥就馬上心急四處亂投醫。家長最好找自己信賴的醫師、並先追蹤觀察一個月,同時要清楚醫師用了什麼藥?用藥多久?一旦惡化,才有助後續接手治療。想預防急性中耳炎,打疫苗或許是最佳選擇。國外統計發現,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確有助減少急性中耳炎感染。
季節轉換,春夏、秋冬之交都是急性中耳炎好發高峰,專科醫師提醒,急性中耳炎常常跟著感冒後頭來,若是學齡前的6、7歲兒童一旦感冒,最好同時檢查耳朵狀況,避免小病不察拖成大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