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機聽音樂 美650萬青少年聽力受損
最新研究發現,美國青少年的聽力正在大幅惡化,每五人就有一人出現聽力損失,相當於六五○萬人。研究團隊比較相隔十一年的兩次大規模調查發現,青少年聽損盛行率激增近卅一%,且原因不明,這樣的結果連學者都感到驚訝。不少媒體都把矛頭指向青少年喜歡戴耳機聽iPod、MP3等個人音響設備所致。
這項研究由麻薩諸塞州波士頓「布萊根婦女醫院」(Brigham and Women’s Hospital)的夏哥洛茲基博士領導,論文刊於最新一期《美國醫學會期刊》(JAMA)。夏哥洛茲基表示,理論上,聽損盛行率會隨耳道感染治療進步而降低,沒想到卻大幅攀升。
研究團隊比較一九八八至九四年間及二○○五至○六年間兩次「全國健康與營養調查」的聽力調查結果,前者有二九二八人受訪、後者一七七一人,年齡層均為十二歲到十九歲。聽損十六至廿五分貝屬「極輕度」,廿六分貝以上屬「輕度或更嚴重」。
結果發現,一九八八至九四年間的青少年聽損盛行率為十四.九%,二○○五至○六年間為十九.五%,上升三○.八%;輕度或更嚴重聽損盛行率上升幅度更高達五○%。
二○○五至○六年間青少年聽損多半為單側,高頻聽損占絕大部分;家庭收入低於聯邦貧窮門檻青少年較容易出現聽損,勝算比為較高收入家庭青少年的一.六倍。聽損會影響青少年的社會發展、溝通技巧與學習成就。
研究人員並未發現噪音暴露與聽損盛行率上升的因果關係,但夏哥洛茲基指出,青少年多半不會把他們戴耳機聽的MP3定義為「噪音」,可能因此在接受調查時低估了噪音暴露的嚴重。媒體也多認為,這恐怕和近年來青少年喜歡長期戴耳機聽iPod或MP3有關,家長及社會各界應該注意這種現象。
引言回覆:
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林鴻清說,國內已進行青少年聽力相關調查,目前還在蒐集、彙整資料階段;影響青少年聽力的因素很多,包括遺傳、感染等,但初步發現,國內青少年使用耳機聽音樂,導致聽力受損的狀況,與美國研究一致。
要保護聽力,林鴻清說,音量與時間都得控制,「再美妙的音樂,音量、時間超過,一樣是噪音。」用耳機聽音樂應採取「六六原則」,即聽音樂不要超過六十分鐘,音量調整不要超過音量刻度的百分之六十。
台灣耳鼻喉科醫學會理事長蕭安穗說,門診常見年輕的聽力受損患者,一問之下多有長時間用耳機聽音樂的習慣。
蕭安穗提醒,耳朵持續感到悶悶的,像是有一層薄膜,或出現耳鳴、嗡嗡叫時,恐怕聽力已受損,應該趕緊就醫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