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生 朋友

朋友就是醫生 大家來聊天
現在的時間是 2024年 4月 19日, 12:01

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+ 8 小時





發表新文章 回覆主題  [ 1 篇文章 ] 
發表人 內容
文章發表於 : 2013年 9月 10日, 09:05 
離線

註冊時間: 2013年 1月 4日, 23:54
手頭現金:
1,643.65

文章: 298
戲水後紅疹搔癢 留意尾幼性皮膚炎

施秀惠/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

炎夏戲水是消暑紓壓的良方,然而,在淡水和海水水域活動時,務必留意盛行且常爆發於酷暑的過敏性皮膚病「尾幼性皮膚炎(cercarial dermatitis,CD)」,俗稱水癢(water itch)或游泳者之癢(swimmer's itch)。

1928年美國密西根地區發現首例尾幼性皮膚炎病例,如今已盛行於全世界。國內目前雖尚未有正式病例報告,但台灣海岸線長達一千餘公里,溪河湖泊眾多,民眾接觸自然水域的機會非常多,也提高罹病風險。

尾幼性皮膚炎是一種急性皮膚病,病原為血吸蟲尾動幼蟲(簡稱尾幼),這類血吸蟲不會感染人類,而是以鳥類或其他哺乳動物作為終寄主,水生螺類為唯一中間寄主。當血吸蟲的尾幼從螺體鑽出,自由游泳尋找水鳥、囓齒類動物、水牛或黃牛等終寄主時,受到人類體熱和皮膚釋出脂質吸引,便可能偶然鑽進人體。

由於人體皮膚生理限制,血吸蟲尾幼無法深入皮下組織和血管,終將死亡且被分解,但其分泌的蛋白酶與殘體將成為過敏原,導致紅疹、搔癢與疼痛等發炎反應。急性發作常出現在接觸後1至數小時,延遲性反應則需十數小時。

我們近來在石門水庫集水區進行田野調查,對象為衛生所和診所之醫護人員,目標則是溪魚傳染之彎口吸蟲性咽喉炎和尾幼性皮膚炎,發現兩件疑似尾幼性皮膚炎的病例,一位在溪水中洗滌出土竹筍,前臂出現紅疹;另一位涉水回收蛇籠與漁獲,小腿布滿紅疹。

由於訪問時患者罹病皆逾兩周,將近痊癒,僅留丘疹殘跡,無法確認。呼籲第一線醫護人員,注意皮膚病患者是否近期接觸過自然水域,或許就是尾幼性皮膚炎的病例。

尾幼性皮膚炎好發於戲水和水上競賽活動者,但工作時需接觸自然水域,如農夫、漁民和生物教師等,也是高危險群。

綜合接觸自然水域的高風險因素如下:炎熱月分及清晨時刻、長時間、淺水區、岸邊、高水溫、下風處、下游、藻類茂盛以致螺類聚集處等,掌握原則即易於趨吉避凶。如果離水後,身體外露部位出現搔癢性紅疹,立即求醫是解除痛苦的不二法門。

提醒慣用保養化妝品的民眾,血吸蟲尾幼可能因趨熱性和趨化性鑽進人體,目前已知吸引其的化學物質有膽固醇和神經醯胺(ceramide)。部分化妝保養品內含俗名賽絡美或分子釘的神經醯胺,使用者宜在下水前洗淨此類物品,以免成為尾幼目標。


回頂端
 個人資料  
 
顯示文章 :  排序  
發表新文章 回覆主題  [ 1 篇文章 ] 

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+ 8 小時


誰在線上

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: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


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
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
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
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
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

搜尋:
前往 :  
cron
Powered by phpBB® Forum Software © phpBB Group
Powered Hosting by © 2012 酷康科技有限公司 KuKan Technology Co., Ltd.
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