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生 朋友

朋友就是醫生 大家來聊天
現在的時間是 2024年 4月 28日, 08:41

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+ 8 小時





發表新文章 回覆主題  [ 1 篇文章 ] 
發表人 內容
 文章主題 : 啟發我的一句名言
文章發表於 : 2013年 1月 14日, 08:28 
離線

註冊時間: 2013年 1月 9日, 07:12
手頭現金:
156.00

文章: 14
啟發我的一句名言

念中學時,我對「老子」所知的只是:姓李名耳,年代比孔子稍早,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,主張順其自然、無為不爭、守柔謙讓。他的著作稱為《老子》或《道德經》,只有五千多字,分為八十一章。我當時在書店也翻過這本小書,看到第一章第一句「道可道,非常道」,就放棄了讀下去的勇氣與興趣了。

後來在課堂上偶爾聽老師介紹老子的一句話:「強行者有志。」(三十三章)我由字面上理解他說的是:勉強自己往前走,才是有志氣的表現。從此這句話成了我的座右銘。每晚臨睡前,總要勉強自己再念十分鐘書;每逢週末時,勉強自己多念一小時書;每逢寒暑假時,勉強自己多念幾天書。就在「勉強自己」的過程中,我逐漸接近同一章的另一句話:「自勝者強。」我這一生只求勝過自己,日日進步,而無意與別人爭勝。

最近有人問我總共出版了多少書,我說一百多本。表面看來我像個工作狂,但我不以為苦。仔細想來,是老子的一句話改變了我的一生。《老子》書中,像這樣可以扮演座右銘角色的話語,幾乎無頁無之。

一,生活經驗的結晶

老子說:「輕諾必寡信。」(六十三章)輕易就承諾別人的,很少能夠守信實踐。我年輕時自以為豪爽講義氣,正好犯了這個毛病。即使我沒有寡信,卻也為此而吃了不少苦頭。中年以後才體會了老子的苦心。

老子說:「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」(三十三章)我們都自以為了解別人,但真正重要的是了解自己。希臘戴爾菲神殿上刻着「認識你自己」,這句話直至今日仍是西方心理治療家給病人的第一句建議。你若不了解自己,無論取得多少成就,內心都不會覺得踏實。

老子說:「少則得,多則惑。」(二十二章)只學一樣東西,可以成為專家;若是什麼都學,難免捕風捉影。在今日資訊流通的時代,誰不覺得迷惑?

以上三段話就算老子不說,我們年紀大了也能有所覺悟。但是老子的本事何只如此?他說:「既以為人己愈有,既以與人己愈多。」(八十一章)我給別人的越多,我自己的變得更多。他所說的顯然不是物質或金錢,而是另有所指。譬如,我在幫助別人時,雖然出錢出力,但是內心卻有充實愉悅之感。原來老子說的是人的心靈能量,是人的精神境界。從這裏就可以察覺他有一套不凡的思想。

二,透視人的生命潛能

關於人的生命,向來有兩種觀點:悲觀與樂觀。悲觀者認為:人是聰明的生物,但是他的聰明表現在與人爭強鬥勝上。但是強中更有強中手,誰能真正稱心如意?不然就是抵擋不住無情歲月,以致長江後浪推前浪,最後依然三聲無奈。這一切都源自偏差的認知,由此生出無窮的欲望,再引發各種煩惱與痛苦。老子為此而主張「小國寡民」(八十章),希望人人「甘其食、美其服、安其居、樂其俗」。但是這樣的烏托邦只是空中樓閣。

其次,樂觀者認為:人可以藉着某種修養方法,讓自己保持「虛」(單純)與「靜」(平靜),由此體察萬事萬物的真相(十六章)。明白「物極必反」與「相反相生」的道理,以平常心面對福與禍、吉與凶、成與敗、生與死、有與無。最後,可以不受干擾,活在知足常樂的心境中。

老子的思想兼取上述悲觀與樂觀,同時還引領我們走向「悟道」的目標。《老子》書中的典範人物是「聖人」。聖人以及他的同義詞在八十一章的《道德經》中出現於三十六章之中,所指的是「悟道的統治者」。現在的問題是:是否人人都有希望成為這樣的聖人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就需再問:我們要統治的是誰呢?答案很清楚:是每一個人自己。

三,人的偉大之處

關於人的生命價值,老子最讓我們振奮的一句話是:「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」(二十五章)這句話在說什麼呢?天大與地大,不必多做解釋。道大,因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。那麼,人的形體連牛馬都比不上,如何可以稱大?

答案是:當你問一個杯子有多大時,要看它的容量如何。人所見者陸地為大,但海洋比陸地更大,法國作家雨果說:天空又比海洋更大,然後,人的心可以比天空更大。若是由老子來回答,則是:人的心可以悟道,所以道有多大,人的心也可能有多大。

因此,人若悟道,對世間的小恩小怨、小利小害、小成小敗,不是全都可以淡然處之嗎?

儒家與道家有什麼不同?

一,柔弱勝剛強嗎?

依司馬遷所說,老子是楚國人,在周朝擔任國家檔案館的館長。老子退休之後,西出函谷關準備隱居去了。守關的人攔住他,請他留下智慧財產。他因而寫了《道德經》,成為道家的創始人。

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禮儀方面的知識,得到不少啟發,在告辭時還希望老子多加指點。老子不說話,指着自己張開的口;孔子一看,老子口中只有舌頭,牙齒全掉光了。舌頭柔軟、牙齒堅硬,最後倖存的是舌頭。這叫作柔弱勝剛強。

我為學生講述這個故事時,有人質疑:「我現在用牙齒一咬,舌頭就痛,這不是剛強者得勝嗎?」我說:「老子考慮的是最後結果,就像馬拉松賽跑,最後誰贏了才算數。」又有人質疑:「人死之後只剩骨頭,柔軟的身體都腐化了,剛強者不是又贏了嗎?」我說:「老子考慮的是活着的人。人活着時肌肉柔軟,死時肌肉僵硬,所以柔弱才是生存之道。」學生聽了我的回答,臉上表情有些迷惑。

由此可見,老子的話就算有道理,解釋起來也大費周章。那麼,如何分辨儒家與道家的不同呢?

二,楚王失弓的寓言

楚恭王喜歡打獵,他擁有一把天下著名的寶弓。有一次,他打完獵準備回宮,就將寶弓交由部下保管。一行人在路上走到一半,寶弓不知傳到誰的手上不見了。於是大家分頭去找,最後還是找不到。楚恭王度量寬大,就說:「別找了!楚王失弓,楚人得之。」弓既然在楚國境內遺失,將來撿到的想必是楚國人,那麼又何必計較呢?

孔子聽說這件事,就說:「何必曰楚?應該說:王失弓,人得之。」這裏的「人」是泛指天下人。只要被人撿到,何必計較他是否楚國人呢?由此可見,儒家是主張人文主義的,要普遍肯定每一個人的價值,不因國籍與種族而有任何差別待遇。

接着,老子聽說了前面兩段話,就說:「何必曰人?應該說:失弓,得之。」弓不見了,弓又被找到了。至於弓是否被人找到,又何必在意呢?難道猴子不能撿去玩嗎?螞蟻不能搬回去嗎?不然,就讓弓留在大自然的懷抱中,不是無得無失嗎?

由此可知,老子的道家是要超越人類中心的思考模式,不願再用人的價值觀來衡量萬物。讓萬物回歸其自身價值,因為在「道」裏面,萬物沒有貴賤之分。

三,天與道之間

研究學術,也有「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」的問題。我在美國念書期間,讀到一位外國學者對古代中國哲學所做的評論,大意是說:「道家最革命,墨家最保守,儒家最中庸。」這裏的第一句話讓我深受震撼。

道家與「革命」怎麼會連結在一起?理由是:中國古代都相信「天」,肯定萬物皆由天所造,人類的生活規範,甚至帝國興亡也由天來決定。譬如,人間的帝王稱為「天子」,即為明證。現在,老子提出了「道」,用它來取代「天」所扮演的許多角色,那不是天翻地覆的「革命」嗎?

的確,在老子筆下,萬物由道所生,即使是天地,也都由道而來。人間所應遵循的則是合乎道的生活法則,而不再是像天子與天命之類的傳統觀念。

至於儒家,則仍然採取溫和態度以「承先啟後」,走的是中庸路線。孔子與孟子口中的「天」,到了老子與莊子筆下就轉換為「道」了。當然,道家也談「天」,但通常是「天地」並稱,以代表萬物得以生存發展的領域,因此,「天地萬物」一詞現在成為「自然界」的代用語了。也因此,要想明白老子的「道」,首先就須認清:道不等於天地萬物。不懂這句話,就不可能了解道家思想。

四,儒家道家各有重點

依西方學者所說,哲學家有兩大類型:心軟的與心硬的。心軟的看到人們苦於善惡沒有報應而心生不忍,於是肯定有一個賞善罰惡的主宰存在,或者強調行善避惡是出於人性根本的要求。儒家屬於這種類型。

對照來看,道家是心硬的,他們認為:與其安慰人心,不如揭示真相。天地萬物都在變化之中,唯一永恆不改的是道。道是這一切的來源與歸宿。不僅善惡是相對的,所有人間的價值都是相對的,也因而對人構成了束縛與障礙。老子筆下最常出現的人物是「聖人」。聖人是「悟道的統治者」。由於悟道,所以化解了相對價值觀;由於統治者身分,所以示範了無為而治的理想。這樣的聖人,與儒家所推崇的聖人相比,差別實在太大了。

孟子談修養與快樂
一,修養是人生必修課

有些人在《孟子》書中看到「性善」一詞,就以為他的觀點是人性本善。事實並非如此,因為孟子清楚指出:一個人吃飽了,穿暖了,生活安逸而沒有接受教育,就近似禽獸。由此可見,人不可能只靠本能而度過有意義的一生。

不過,教育所提供的只是五倫的規範,這些規範的基礎依然在於人性。譬如,身為一個人,必須先有感恩與敬愛父母的心,然後孝順的規範才能發揮作用,促成親密的人際關係,進而穩定社會秩序。因此,在思考人性問題時,要把焦點放在人與人之間的適當關係上。譬如,如果我不孝順而使父母不快樂,那麼我忍心如此嗎?

孟子認為,人有「惻隱之心、羞惡之心、辭讓之心、是非之心」。這些稱為心之四端。順着四端的要求,就可以做到「仁、義、禮、智」這四種善。心是否產生自我要求的力量,要看一個人是否真誠。譬如我坐在公車上,上來一位老太太,我若是真誠就會由內而生一股力量,自動起身讓座。由真誠而來的力量稱為「向」,我的讓座行為稱為「善」。這種觀點是「人性向善論」。由此可以引申出:修養是人生的必修課。

二,修養的方法

孟子認為自己有兩項特點:一是知言,二是善養浩然之氣。知言是指:在聽到別人說話時,可以判斷這樣的話有無盲點、執着、偏頗或閃避。至於浩然之氣,則很難清楚解釋。

一方面,要依循「直、義、道」而行動。直是內心真誠而正直,義是指做合理正當的事,道是走在人生的光明大道上。這三點長期實踐下來,會讓一個人化解私心與欲望,表現「君子坦蕩蕩」的風範,處在任何環境都隨遇而安、自得其樂。

另一方面,養心重於養身,由心來發號施令,再以身體的具體作為來配合。譬如,在別人對我惡言相向時,我必須先反省自己:是否不符禮節?是否沒做好事?是否不夠盡力?如果實在沒有過失,就表示別人只是狂妄之徒,我又何必與他計較?

修養總是要在困境中接受檢驗。上天要賦與一個人重責大任,一定先「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」,讓他在患難中培養過人的毅力,尤其是卓越的德行。如果人性向善,則人生正途是擇善固執。擇善需要智慧,固執需要勇氣。一旦修養有成,快樂也將源源不絕。

三,快樂源自內心

任何一套好的哲學,在講明道理之後,都會讓人心平氣和,進而使人活得快樂而有意義。儒家也不例外。孟子指出:有三種快樂勝過「稱王天下」。

一是「父母俱存,兄弟無故」。這不是狹隘的家庭主義,而是考慮人性的運作需要順暢的推廣步驟。譬如,父母健在時,我遇到年長的人,就比較容易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」。兄弟姊妹平安無事時,我遇到同學、同事、朋友,也比較容易推演出手足之情。結果則是:我的向善之性順利發展,我的人性也日趨美好。

二是「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人」。無論對天與對人,我都沒有愧疚,此心光明,何其舒暢。

三是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」。英才是指有心上進的年輕人,我將自己的經驗與心得分享給後生晚輩,對整個社會的未來發展必將有所助益,這又何樂不為?

除了這三種勝過帝王的快樂,孟子另外又說:「萬物皆備於我矣,反身而誠,樂莫大焉!」意思是:我對萬物一無所求,只要我反省自己,確定自己完全真誠,世間就沒有其他更大的快樂了。這種快樂源自內心,是人人皆可享受及珍惜的。

四,人格提升永無止境

孟子口中的大丈夫是「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」。這三句話所展現的氣魄與魅力,是人人嚮往的。在《孟子》書中,類似的描述還有不少,像「得志與民由之,不得志獨行其道」;「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」。由此可見,孟子總是關心個人的社會責任,也正是在承擔這種責任時,個人的尊嚴與價值得以實現。

孟子經常談到「天地」。譬如,浩然之氣可以「塞於天地之間」;真正的君子,可以「上下與天地同流」。他的意思是:天地再大,依然是我的精神力量可以貫注及充滿的,依然可以同我的心靈相互交流而和諧共存。孟子學習孔子思想,並且溫故知新,使儒家哲學的悅樂情懷充分彰顯,值得我們讚賞。

【撰文/傅佩榮】


回頂端
 個人資料  
 
顯示文章 :  排序  
發表新文章 回覆主題  [ 1 篇文章 ] 

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+ 8 小時


誰在線上

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: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


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
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
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
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
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

搜尋:
前往 :  
cron
Powered by phpBB® Forum Software © phpBB Group
Powered Hosting by © 2012 酷康科技有限公司 KuKan Technology Co., Ltd.
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