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!齒痕舌到底是怎麼回事?
2015年08月21日 1
齒痕舌,指舌體邊緣見牙齒的痕跡,又名齒印舌,多因舌體胖大而受齒緣壓迫所致,是異常舌形的一種,其對臨床辨證論治有很大的指導意義。它在舌診中容易辨識,並且受外來因素(如食物、藥劑等)的影響較少。中醫認為齒痕舌多由氣虛、脾虛或陽虛所致,由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,致舌體胖大,故齒痕舌主脾虛和濕盛。若淡白而濕潤,則屬寒濕壅盛;淡紅而有齒痕,多是脾虛或氣虛。
脾虛,為中醫名詞術語。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。包括脾氣虛、脾陽虛、中氣下陷、脾不統血等證型。多因飲食失調.勞逸失度,或久病體虛所引起。
氣虛,為中醫名詞術語。是指由於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。所謂氣,是人體最基本的物質,由腎中的精氣、脾胃吸收運化水穀之氣和肺吸入的清氣共同結合而成。
研究發現,對照檢查了齒痕舌凸出部、凹陷部以及正常舌邊的組織及細胞形態學表現,認為齒痕舌的主要病理變化有:
⑴皮層變薄。上皮層在正常舌最厚,凹陷部次之,凸出部最薄,這可能與局部營養狀況有關。
⑵粗面內質網的改變。在基底層和棘細胞層,粗面內質網減少、擴張、核醣體丟失,這些表現提示粗面內質網合成蛋白功能障礙,是細胞損害的表現之一。
⑶ 張力絲減少。齒痕舌張力絲減少,棘細胞和基底層的細胞間隙增大,呈稀疏的網孔狀,指狀乳突橋粒減少,說明齒痕舌的細胞連接不良。
⑷細胞組織的水腫。主要是局部缺乏營養致細胞膜通透性增加,水液溢出血管,滲入細胞。另一方面淋巴回流不暢,不能帶走多餘的水分。
⑸彈力纖維缺乏。該纖維的缺乏致對牽拉作用的耐受力降低,故受牙齒的壓迫而成鋸齒狀。
有學者對318例齒痕患者的飲食、生活習慣、症狀等進行了問卷調查,發現喜歡吃鹹的食物者,齒痕舌的發生率較低。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photo-app/201 ... 308-260804